比喻年幼无知的成语?表示年幼无知的四字词语或成语如下:1、少不更事:少的意思为年轻,更的意思为经历,成语的意思为年纪小,没有经历过什么事情。成语出自《隋书李雄传》:“吾儿既少,更事未多。”2、乳臭未干:意思是身上的奶腥气还没有褪尽。形容人幼稚不懂事理,对年轻人表示轻蔑的说法。那么,比喻年幼无知的成语?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少不更事 shào bù gēng shì
成语解释:少:年少。更:经历。指年纪轻;阅历不多。形容缺乏经验或不懂人情世故。
成语出处:《晋书周顗传》:“君少年未更事。”
成语例子:母谓汝夫妇少不更事。(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青娥》)
2、初出茅庐 chū chū máo lú
成语解释:茅庐:草屋。原意指诸葛亮感念刘备三顾茅庐的诚意;接受邀请;就任军师;首战用计火烧博望坡;大败曹兵;立下了战功。后比喻刚进入社会或工作岗位;缺乏经验。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9回:“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笑谈中,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
成语例子:那傻小子是“初出茅庐”,我们准可以扫光他!(鲁迅《彷惶 高老夫子》)
3、乳臭未干 rǔ xiù wèi gān
成语解释:身上的奶腥气还没有退尽。对年幼人表示轻蔑的说法。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20卷:“虽有两个外甥,不是姐姐亲生,并且乳臭未干,谁人来稽查得他?”
成语例子:这些故事,作为闲谈来听听是不算很坏的,但万一有谁相信了,照办了,那就会成为乳臭未干的吉呵德。(鲁迅《且介亭杂文难行和不信》)
4、年幼无知 nián yòu wú zhī
成语解释:年纪小,不懂事
成语出处:明·郭勋《英烈传》第78回:“太祖怜他年幼无知,因封为归命侯,赐以居第,在南京城里,随廷臣行礼朝谒。
表示年幼无知的四字词语或成语如下:
1、少不更事:少的意思为年轻,更的意思为经历,成语的意思为年纪小,没有经历过什么事情。成语出自《隋书李雄传》:“吾儿既少,更事未多。”
2、乳臭未干:意思是身上的奶腥气还没有褪尽。形容人幼稚不懂事理,对年轻人表示轻蔑的说法。成语出自《汉书高帝纪上》:“是口尚乳臭,不能当韩信。”
3、年少无知:指年纪轻,不太懂事。成语出自明代烟霞散人《斩鬼传》第十二回:“不是哟,他年幼无知,纵有些不是,也不该将他打的这样。“
【黄口孺子】:黄口:儿童;孺子:小孩子。常用以讥讽别人年幼无知。
【黄口小儿】:黄口:儿童;小儿:小孩子。常用以讥讽别人年幼无知。
不经世故 经:经历;世故:人情世事的变故。形容缺乏为人处世的经验。
出处:鲁迅《花边文学·序言》:“然而他们不经世故,偶尔‘忘其所以’也就大碰其钉子。”
儿童之见 见:见解。比喻幼稚无知的见解
出处:宋·苏轼《答刘沔都曹书》:“而统谓之叙,此与儿童之见何异。”
憨状可掬 可掬:可以用手捧取。形容顽皮娇痴、单纯幼稚的样子充溢在外。招人喜爱。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种梨》:“乡人馈馈,憨状可掬,其见笑于市人,有以哉。”
骄儿呆女 指天真幼稚的儿童。骄,通“娇”。
毛羽未丰 比喻力量不足,条件还不成熟。
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一》:“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
不辨菽麦菽:豆子。分不清哪是豆子,哪是麦子。形容愚笨无知。后形容缺乏实际生产知识。
不弃草昧草昧:原始,未开化。不嫌弃蒙昧无知的人。用作谦词。
痴儿呆女指天真无知的少男少女。
黄口孺子黄口:儿童;孺子:小孩子。常用以讥讽别人年幼无知。
黄口小儿黄口:儿童;小儿:小孩子。常用以讥讽别人年幼无知。
浑浑噩噩浑浑:深厚的样子;噩噩:严肃的样子。原意是浑厚而严正。现形容糊里糊涂,愚昧无知。
混沌不分混沌:亦作“浑沌”,古代寓言中的中央帝名。原意是借喻一切事物都应顺其自然。后常用以表示愚昧无知。
冥顽不灵冥顽:愚钝无知;不灵:不聪明。形容愚昧无知。
人非木石指人是有思想感情的,容易为外界事物所打动,不同于无生命、无知觉、无感情的树木石头。
饰智矜愚装作有智慧而在无知者面前夸耀。
数典忘祖数:数着说;典:指历来的制度、事迹。谈论历来的制度、事迹时,把自己祖先的职守都忘了。比喻忘本。也比喻...
夜郎自大夜郎:汉代西南地区的一个小国。比喻人无知而又狂妄自大。
猿猴取月比喻愚昧无知。也比喻白费力气。
芸芸众生芸芸:形容众多;众生:原指一切生物,后指许多人。原指世间的一切生灵。后多指大群无知无识的人。
不辨菽粟分不清哪是豆子,哪是小米。
以上就是比喻年幼无知的成语的全部内容,形容“人幼稚、不懂事”的四字成语有:年幼无知、少不更事、毛羽未丰、乳臭未干、少不经事。年幼无知 【读音】nián yòu wú zhī 【释义】是指年纪小,不懂事。【例句】《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九回:“文种跪而致词曰:“寡君勾践,年幼无知,不能善事大国,以致获罪。今寡君已悔恨无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