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寓言故事有关的成语,寓言故事10个成语

  • 成语典故
  • 2025-03-08

和寓言故事有关的成语?鹬蚌相争 画蛇添足 自相矛盾 杯弓蛇影 螳螂捕蝉 亡羊补牢 人面兽心 无价之宝 囫囵吞枣 庖丁解牛 起死回生 患得患失 庸人自扰、拔苗助长、惊弓之鸟、滥竽充数 愚公移山、那么,和寓言故事有关的成语?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和神话故事有关的成语

分别有:

1.黔驴技穷;2.打草惊蛇;

3.抱薪救火;4.买椟还珠;

5.愚公移山;6.叶公好龙;

7.杯弓蛇影;8.画龙点睛;

9.画蛇添足;10.伯乐相马;

11.拔苗助长;12.滥竽充数;

13.惊弓之鸟;14.狐假虎威;

15.亡羊补牢;16.井底之蛙;

17.守株待兔;18.刻舟求剑;

19.与虎谋皮;20.望洋兴叹;

21.南柯一梦;22.塞翁失马;

23.南辕北辙;24.夜郎自大;

25.爱屋及乌;26.唇亡齿寒;

27.自相矛盾;28.隔岸观火;

29.草船借箭;30.三顾茅庐;

31.火烧赤壁;32.掩耳盗铃。

我只知道这些了,如果不够可以再来找我。

——————来自一名五年级小学生

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50个

守姝待兔【shǒu zhū dài tù】

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不主动努力,而存万一的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出自战国•韩•韩非《韩非子•五蠹》

亡羊补牢【wáng yáng bǔ láo】

本成语出自"战国策·楚策",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闻鸡起舞【wén jī qǐ wǔ】

意为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借以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亦比喻意志坚强,有毅力有耐心的有志之士。

画蛇添足【huà shé tiān zú】

意为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借以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

画龙点睛【huà lóng diǎn jīng】

画龙之后再点上眼睛,原为张僧繇作画的神妙,借以比喻在关键地方简明扼要地点明要旨;使内容生动传神,亦比喻在整体中突出重点。

寓言四字成语1000个

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三个——拔苗助长、守株待兔、刻舟求剑。

守株待兔

shǒu zhū dài tù

【解释】株:露出地面的树根。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出处】《韩非子·五蠹》记载:战国时宋国有一个农民,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根上死了,便放下锄头在树根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

【结构】连动式。

【用法】用作贬义。一般作宾语、定语。

【正音】待;不能读作“dǎi”。

【辨形】待;不能写作“侍”。

【近义词】刻舟求剑、墨守成规

【反义词】通达权变

【辨析】~和“刻舟求剑”;都含有“不知变通”之意。但~重在“守”和“待”;形容人不作主观努力;只是存在侥幸心理;想获得意外成功;而“刻舟求剑”偏重于“刻”和“求”;强调虽然主观上努力;但不了解情况变化;不知变通而采取错误方法。

【例句】美好的生活要靠自己去创造;这样如同~;能有好日子过吗?

寓言故事衍生出的成语有哪些

寓言故事成语

坐井观天

井底之蛙

刻舟求剑

狐假虎威

守株待兔

揠苗助长

叶公好龙

自相矛盾

掩耳盗铃

南辕北辙

画蛇添足

滥竽充数

亡羊补牢

杯弓蛇影

买椟还珠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夜郎自大

黔驴技穷

杞人忧天

狐假虎威

鹬蚌相争

画蛇添足

井底之蛙

庖丁解牛

望洋兴叹

杞人忧天

愚公移山

滥竽充数

郑人买履

自相矛盾

守株待兔

守株待兔:守是

守候、等候

的意思

,“株”是指

露在地面上的树木的根和茎.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守候在树旁,等着捡撞死的兔子.比喻不主动地努力,存着侥幸的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

邯郸学步:故事出自《庄子·秋水》.成语“邯郸学步”,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的优点和本领也丢掉.

·

邯郸学步: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的优点和本领也丢掉.

·

狐假虎威: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

百发百中:形容射箭或打枪准确,每次都命中目标.也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

·

捕风捉影:风和影子都是抓不着的.比喻说话做事丝毫没有事实根据.

·

杞人忧天:杞国有个人怕天塌下来.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

·

井底之蛙: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比喻见识狭窄的人.

·

望梅止渴: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

杯弓蛇影: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

·

郑人买履:用来讽刺只信教条,不顾实际的人.

·

不合时宜:不适合时代形势的需要.也指不合世俗习尚.

·

守株待兔: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

愚公移山: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

·

曲突徙薪:把烟囱改建成弯的,把灶旁的柴草搬走.比喻事先采取措施,才能防止灾祸.

·

抛砖引玉:抛出砖去,引回玉来.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

·

自相矛盾: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

·

滥竽充数: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

·

刻舟求剑: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

·

叶公好龙: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

·

亡羊补牢: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

画蛇添足: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

·

掩耳盗铃: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骗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

买椟还珠:买下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

有寓言故事的成语有哪些

1、火中取栗

【拼音】: huǒ zhōng qǔ lì

【解释】:偷取炉中烤熟的栗子。比喻受人利用,冒险出力却一无所得。

【出自】:十七世纪法国寓言诗人拉·封丹的寓言《猴子与猫》载:猴子骗猫取火中栗子,栗子让猴子吃了,猫却把脚上的毛烧掉了。

2、心服口服

【拼音】: xīn fú kǒu fú

【解释】:服:信服。心里嘴上都信服。指真心信服。

【出自】:《庄子·寓言》:“利义陈乎前,而好恶是非直服人之口而已矣。使人乃以心服,而不敢蘁立,定天下之定。”

3、杀鸡取卵

【拼音】:shā jī qǔ luǎn

【解释】:卵:蛋。为了要得到鸡蛋,不惜把鸡杀了。比喻贪图眼前的好处而不顾长远利益。

【出自】:《伊索寓言》

4、狐假虎威

【拼音】:hú jiǎ hǔ wēi

【解释】:假:借。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出自】:《战国策·楚策一》:“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5、蛮触相争

【拼音】: mán chù xiāng zhēng

【解释】:蛮触:蛮氏、触氏,《庄子》寓言中的在蜗牛两角的两个小国。因细小的缘故而引起的争端。

【出自】:《庄子·则阳》:“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

以上就是和寓言故事有关的成语的全部内容,1、火中取栗 【拼音】: huǒ zhōng qǔ lì 【解释】:偷取炉中烤熟的栗子。比喻受人利用,冒险出力却一无所得。【出自】:十七世纪法国寓言诗人拉·封丹的寓言《猴子与猫》载:猴子骗猫取火中栗子,栗子让猴子吃了,猫却把脚上的毛烧掉了。2、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