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孔子有关的成语故事?与孔子有关的成语故事如下:1、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孔子62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当时孔子已带领弟子周游列国9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任用,还险些丧命,但孔子并不知难而退,仍然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那么,与孔子有关的成语故事?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与孔子有关的成语故事主要有以下几个:
侃侃而谈:
故事内容:孔子在朝见场合或与同级官员交流时,总是能够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发表言论。
含义: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的样子。
尽善尽美:
故事内容:孔子在齐国欣赏到他认为最美妙的音乐《韶》,认为它既尽善又尽美,以至于大受感动,连续多日沉浸在音乐中,吃肉都觉得没有味道。
含义:形容事物完美无缺,达到极致。
不舍昼夜:
故事内容:孔子感叹时间如流水般一去不复返,就像河水昼夜不停地奔流,强调要珍惜时间。
含义:形容时间流逝得非常快,应珍惜时间,不懈努力。
晏婴,与孔子同处一个时代,备受孔子敬重。某日,晏婴的车夫归家后,其妻提出离婚,车夫不解其故。妻言:“我于门缝窥见你驾车经过,晏婴身形虽矮,身为宰相,名扬诸侯,却朴实无华,谦逊待人;而你身高八尺,仅为其仆,却自视甚高,意气风发。你如此缺乏谦逊之心,故我欲离婚。”车夫听后,自此谦虚谨慎,奋发图强。晏婴闻之,亦倾力栽培,最终车夫得以官拜大夫。孔子对晏婴的交友之道尤为钦佩,他交友越久,越显恭敬有礼,他人亦越发尊重他,此所谓“全始全终”。孔子由衷赞叹:“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孔子弟子公孙赤赴齐国出使,冉求为其母请粮。孔子应允六斗四升,冉求再求增加,孔子又增二斗四升。冉求认为仍少,便私增更多。孔子言:“公孙赤出使齐国,装备豪华,气势非凡。我闻之,君子仅于困境中助人,不于富贵时添彩。”此为君子之态度,助人应周急不济富,对年轻人救急不救穷。
孔子曾言:“可与言而不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在乡里间,孔子表现温恭谦让,看似不善言辞;但在祭祀宗庙与议论朝政时,他明辨是非,对答如流;与上大夫交谈时,他中正诤辩,敢于直言;与下大夫交谈时,他则侃侃而谈,和乐融融;面对君主视朝时,他恭敬威严,不张不弛。
有关孔子的成语故事有:以貌取人、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有教无类、不耻下问、温故知新、闻一知十、举一反三、丧家之犬、道不拾遗、名正言顺、不舍昼夜、见贤思齐、择善而从、当仁不让、成人之美、三思而行、察言观色、后生可畏、乐以忘忧、杀鸡焉用牛刀等等。
杀鸡焉用牛刀的故事
春秋时期,孔子有一位叫子游的学生,非常赞同孔子所提倡的礼乐之道。后来,他终于从政,到武城这个地方当了一名县令。他并不因为武城是一座小城就嫌弃它,而是在这里教老百姓弹琴唱歌,让他们接受礼乐的熏陶。后来,孔子带领众弟子们游说诸侯,路过武城,听到城中传来一派弹琴唱歌之声,就笑起来,说道:“杀鸡怎能用牛刀呢?”他的意思是说:武城不过是一个很小的地方,而礼乐却是治国的大道。用礼乐大道来对小地方进行治理,就好像是用宰牛的刀去杀死一只鸡一样,实在小题大做。
子游听说老师来到武城,非常高兴,热情地接待了老师和同学们。有一位同学向他转述了孔子对他的评价。子游觉得老师的话欠考虑,就对孔子说:“以前您教导过我们,统治老百姓的人接受了礼乐大道,就知道怎样爱护百姓。而老百姓学会了礼乐大道,就会变得恭顺听话,容易被官府驱使。我觉得老师的教导,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在武城这个小城难道就不适用?”听了子游的一番话,孔子一下子醒悟过来,对自己轻易发表议论感到后悔。
孔子的成语故事有多个,以下是部分成语故事:
1. 韦编三绝
孔子晚年致力于编纂文献,他熟读经典,发现了其中的奥秘与深意。据传孔子在研读古代经典时,由于岁月的流逝和频繁的翻阅,使得绑书的绳子多次断裂。尽管面临种种困难,孔子仍然坚持不懈地修订书籍,直到对书中的内容有了深刻的理解和领悟。这一故事成为了描述人具有恒心毅力和坚韧不屈精神的象征。
2. 有教无类
孔子致力于推广平民教育,强调教育不应该被社会地位和经济条件所限制。他认为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和潜力,不应因身份、贫富差异而被排斥。这一思想体现在成语“有教无类”中,意指教育应该面向所有人,不区分身份、贫富等差异。这一成语展现了孔子作为伟大教育家的教育理念和深远影响。
3. 匡衡求学孔子言诚已问礼为师
匡衡是一个勤奋好学的年轻人,他对孔子的学问和品德深感敬仰。为了学习孔子的学问,匡衡不远千里前往拜访孔子。孔子对他谦逊有礼,耐心解答他的问题,并传授学问。这个故事展现了孔子的谦虚、博学和对后学的热情帮助。“匡衡求学”后来成为形容人勤奋好学的成语。而孔子对匡衡的言传身教也体现了他的真诚和为人师表的风范。
1、善与人交
晏婴是与孔子同时代的政治家,为孔子所敬重。一天,晏婴的车夫回家后,他的妻子要求离婚,车夫不解。
其妻说,“我今天在门缝中看到你驾车经过门口,晏婴那么矮,做了宰相,名震诸侯,还是那么朴实无华、自居人下;而你身高八尺,只是他的仆役,却意气扬扬、傲气冲天,你这样没有出息,所以我要离婚。”
车夫听了这番话,就谦虚谨慎、发奋图强。晏婴知道后,也努力培养他,后来车夫官拜大夫。孔子尤其佩服晏子的交友之道,晏子交友,交情越久,他就越恭敬有礼,别人也越尊重他,从而能做到全始全终,所以孔子由衷地说:“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2、君子之态
孔子弟子公孙赤出使齐国,冉求替他的母亲,向孔子请求补助一些谷米。孔子说:“给她六斗四升。”冉求请求再增加一些。孔子说:“再给她二斗四升。”
冉求认为太少,给了公孙赤母亲更多。孔子说:“公孙赤到齐国去,肥马轻裘,威风凛凛。我听说过,君子只是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帮助他人周急不济富,对年轻人救急不救穷,这是君子的态度。
3、失人失言
孔子说,可以和他人说的事但不说,这是失人;不可和他人说的事,却和他说了,这是失言。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孔子在乡里间,貌温恭谦,表现得像个不善言辞的人;
当他在祭祀宗庙和议论朝政时很善于明辨,对答如流;与上大夫谈话时,中正而有诤辩,敢于说实话;与下大夫交谈时,侃侃而谈,和气而又欢乐;君视朝时,恭恭敬敬,但又威仪中适,不张不弛。
以上就是与孔子有关的成语故事的全部内容,有关孔子的成语故事有:以貌取人、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有教无类、不耻下问、温故知新、闻一知十、举一反三、丧家之犬、道不拾遗、名正言顺、不舍昼夜、见贤思齐、择善而从、当仁不让、成人之美、三思而行、察言观色、后生可畏、乐以忘忧、杀鸡焉用牛刀等等。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