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拿针一手拿线打一成语,节日礼花打一成语

  • 谜语猜字
  • 2025-05-01

一手拿针一手拿线打一成语?1. 成语:穿针引线 2. 成语解释:比喻牵线搭桥,介绍人缘。3. 应用场景:在困难的时候,有人为你穿针引线,帮助你解决问题。4. 近义词:搭桥引线、穿针引线 5. 反义词:阻挠破坏、那么,一手拿针一手拿线打一成语?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刘备摔孩子打一成语

谜底是“望眼欲穿”。原因如下:

字面描述:“一手拿针,一手拿线”形象地描述了一个人正在尝试将线穿过针眼的动作。

成语含义:“望眼欲穿”原意是眼睛都要望穿了,形容盼望殷切,通常用于表达等待某事物或某人时的极度期盼和焦急心情。

扣合解释:在这个谜语中,“望着针眼,欲穿线”恰好与“望眼欲穿”的字面意思相吻合。其中,“欲”在这里解释为“打算,将要”,即想要将线穿过针眼,与成语中的“欲穿”相呼应。因此,“一手拿针,一手拿线”打出的成语就是“望眼欲穿”。

千里莺啼绿映红打一成语

1. 成语:穿针引线

2. 成语解释:比喻牵线搭桥,介绍人缘。

3. 应用场景:在困难的时候,有人为你穿针引线,帮助你解决问题。

4. 近义词:搭桥引线、穿针引线

5. 反义词:阻挠破坏、设置障碍

东吴招亲打一成语

成语;穿针引线

穿针引线[chuān zhēn yǐn xiàn]

[释义]使线的一头通过针眼。 比喻从中联系、拉拢。

[出处]明·周楫《西湖二集·吹凤箫女诱东墙》:“万乞吴二娘怎生做个方便;到黄府亲见小姐询其下落;做个穿针引线之人。”

猪血煮豆腐打一成语

1. 成语谜:一手拿针,一手拿线

2. 成语解释: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一个人渴望某物或某人到来的迫切心情,就像眼睛渴望看到穿针引线的结果一样。

3. 谜底解析:成语“望眼欲穿”恰当地表达了这种渴望到极点的情绪。其中,“一手拿针,一手拿线”形象地描绘了穿针引线的动作,暗示了谜底与眼望和穿针有关。

4. 成语运用:在日常生活或文学作品中,当我们想要表达一个人对某物或某人的极度渴望时,可以使用这个成语来形象地刻画人物的心理状态。

5. 成语来源:成语“望眼欲穿”来源于古代妇女在家庭生活中的针线活儿,她们常常一边手中的针线缝补衣物,一边期盼着远行的亲人归来。这种期盼与穿针引线的动作相结合,逐渐演变成了今天的成语。

大合唱(打一成语)

一手拿针一手拿线——望眼欲穿,所以这个成语是望眼欲穿。

(1)解释为:眼睛都要望穿了。形容盼望殷切。

(2)出处:

唐·白居易《寄微之》诗:“白头吟处变,青眼望中穿。”

宋·杨万里《晨炊横塘桥酒家小窗》诗:“饥望炊烟眼欲穿,可人最是一青帘。”

扩展内容:

一、歇后语的介绍:

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群众在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

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汉字文明源远流长。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汉语言艺术。其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歇后语一般寓意深刻,短短一句凝聚很多智慧。

二、更多歇后语:

1、鼻孔里灌米汤—— 够受的

2.炒了的虾米—— 红人(仁)

3.揍鸡毛—— 壮胆(装掸)子

4.冬瓜皮做甑子—— 不争(蒸)气

5.豆芽炒虾米(小虾)—— 两不值(直)

6.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7.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

8.火烧旗杆——长叹(炭)

9.梁山泊的军师-无(吴)用

10.四月的冰河-开动(冻)了

11.咸菜烧豆腐-有言(盐)在先

12.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

13.百日不下雨——久情(晴)

14.百尺竿头挂剪刀——高才(裁)

15.老爷下轿——不(步)行

16.老公拍扇——凄(妻)凉

17.一脚踢翻煤油炉——散伙(火)

18.大胖小子抓周——小人得志

19.绑在手指上,疼在心里。

以上就是一手拿针一手拿线打一成语的全部内容,一手拿针一手拿线——望眼欲穿,所以这个成语是望眼欲穿。(1)解释为:眼睛都要望穿了。形容盼望殷切。(2)出处:唐·白居易《寄微之》诗:“白头吟处变,青眼望中穿。”宋·杨万里《晨炊横塘桥酒家小窗》诗:“饥望炊烟眼欲穿,可人最是一青帘。”扩展内容:一、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