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的成语大全,出自历史故事的词语四字词语

  • 成语典故
  • 2025-05-02

历史故事的成语大全?以下是10个具有历史故事背景的成语:多多益善: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原指韩信统率兵马,越多越好,后用来形容对事物的需求或接受程度,越多越好。卧薪尝胆:源于春秋时期越王勾践的故事,他为了报仇雪恨,睡在柴草上,每天尝苦胆以激励自己不忘国仇家恨,后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那么,历史故事的成语大全?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历史故事四字词语有哪些成语

以下是一些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

1. 一饭千金: 出自韩信的故事,形容受人之恩,必当厚报。

2. 四面楚歌: 描述项羽被刘邦军队包围时,四面都是楚人的歌声,形容孤立无援、陷入困境的境地。

3. 约法三章: 刘邦进入咸阳后,与关中父老约定法律只有三章,形容立法简明扼要。

4. 孺子可教: 张良遇到黄石公,经过考验后被称赞为“孺子可教”,形容年轻人有出息,可以把本事传授给他。

5. 背水一战: 韩信在井陉口背水列阵,与赵军交战,最后大获全胜,形容处于绝境之中,为求出路而决一死战。

6. 破釜沉舟: 项羽为了激励士气,渡河后破釜沉舟,表示不留退路,非胜不可,形容下定决心干到底。

7. 手不释卷: 刘秀勤奋好学,手不离书本,形容勤勉好学。

8. 金屋藏娇: 刘彻年幼时曾说如果能娶到阿娇,就建一座金屋子给她住,后用来形容男子对女子的深情厚意。

9. 暗渡陈仓: 韩信故意明修栈道,迷惑敌人,而暗中从陈仓出兵,攻其不备,形容用奇谋出奇制胜。

历史故事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来自历史故事的成语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这些:

望梅止渴:源于曹操为激励士兵前行,虚构前方有梅林的故事,形容用空想或期望来安慰自己或别人。

三顾茅庐:讲述刘备三次亲自拜访诸葛亮,请他出山辅佐自己的故事,形容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四面楚歌:指楚汉相争时期,项羽军队被刘邦军队包围,四面都唱起楚地的民歌,形容孤立无援、陷入绝境。

卧薪尝胆: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后以柴草卧铺,并经常舔尝苦胆,以时时警惕自己不忘所受苦难,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背水一战:指韩信率兵攻赵,命士兵背水列阵,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故事,形容处于绝境之中,为求出路而决一死战。

围魏救赵:战国时期,孙膑用围攻魏国的方法来解救被魏国围攻的赵国,形容采用迂回战术,避实击虚,攻其要害,使敌人受到牵制而解救危难。

负荆请罪:战国时期,廉颇向蔺相如道歉,背着荆条请求责罚的故事,形容主动向人认错赔罪,请求责罚。

纸上谈兵:赵国的赵括虽然读过很多兵书,但缺乏实战经验,只会空谈理论,后来导致战败,形容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出自历史故事的词语四字词语

来自历史故事的成语有

1、完璧归赵

读音:wn b guī zho

解释:本指蔺相如将完美无瑕的和氏璧,完好地从秦国带回赵国首都,比喻把物品完好地归还物品主人。

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蔺相如带宝玉去秦国换取城池;见秦王有诈;便凭着大智大勇;终于使宝玉完好回归赵国。

近义词:物归原主、物归旧主。

反义词:久假不归、巧取豪夺、横征暴敛。

例句:这些书我看过之后一定会完璧归赵,请你放心。

2、围魏救赵

读音:wi wi ji zho

解释:原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现借指用包抄敌人的后方来迫使他撤兵的战术。

出处:《三国演义》三十回:曹军劫粮;曹操必然亲往;操即自出;寨必空虚;可纵兵先去曹操之寨;操闻之;必速还。此孙膑围魏救赵之计也。

近义词:声东击西

反义词:围点打援

例句:抗日战争时期,日本鬼子出来抢粮,我们便用围魏救赵的办法,打他的县城,鬼子就急忙撤回。

3、毛遂自荐

读音:mo su z jin

解释:比喻自告奋勇,自己推荐自己担任某项工作。

出处:《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门下有毛遂者;前;自赞于平原君曰:遂闻君将合从于楚;约与食客门下二十人偕;不外索。

来自历史故事的成语

以下是一些来自历史故事的成语:

十面埋伏:设伏兵于十面以围歼敌军,源于楚汉相争时期的垓下之战。

单刀赴会:指蜀将关羽只带一口刀和少数随从赴东吴宴会,体现了关羽的英勇无畏。

才高八斗:比喻人极有才华,源自南朝诗人谢灵运称赞曹植的话。

初出茅庐:比喻初入社会或刚担任某项工作,缺乏经验,源自三国时期诸葛亮初出茅庐辅佐刘备的故事。

惊弓之鸟:比喻经过惊吓的人碰到一点动静就非常害怕,源于战国时魏国大将更羸虚拉弓弦吓落惊鸟的故事。

鞠躬尽瘁: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多用以形容人的忠诚与勤勉,源自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的事迹。

乐不思蜀: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源自三国时期刘禅在魏国享乐而不想回蜀国的故事。

多多益善:形容越多越好,源自西汉韩信与刘邦关于带兵数量的对话。

手不释卷:形容勤奋好学,手里总不离书本,源自三国时期东吴大将吕蒙勤奋读书的故事。

负荆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源自战国时赵国的廉颇向蔺相如道歉的故事。

这些成语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内涵,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来自历史故事的成语有哪些

1. 完璧归赵(蔺相如)

2. 围魏救赵(孙膑)

3. 退避三舍(重耳)

4. 毛遂自荐(毛遂)

5. 负荆请罪(廉颇)

6. 纸上谈兵(赵括)

7. 一鼓作气(曹刿)

8. 千金买骨(郭隗)

9. 讳疾忌医(蔡桓公)

10. 卧薪尝胆(勾践)

11. 杀妻求将(吴起)

12. 惊弓之鸟(更羸)

13. 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

14. 一字千金(吕不韦)

15. 指鹿为马(赵高)

16. 焚书坑儒(秦始皇)

17. 图穷匕见(荆轲)

18. 悬梁刺股(苏秦、孙敬)

19. 一饭千金(韩信)

20. 四面楚歌(项羽)

21. 约法三章(刘邦)

22. 孺子可教(张良)

23. 背水一战(韩信)

24. 破釜沉舟(项羽)

25. 手不释卷(刘秀)

26. 金屋藏娇(刘彻)

27. 暗渡陈仓(韩信)

28. 十面埋伏(项羽)

29. 投笔从戎(班超)

30. 马革裹尸(马援)

31. 多多益善(韩信)

32. 老当益壮(马援)

33. 煮豆燃萁(曹植)

34. 刮目相看(吕蒙)

35. 初出茅庐(诸葛亮)

36. 乐不思蜀(刘禅)

37. 七步成诗(曹植)

38. 言过其实(马谡)

39. 七擒七纵(诸葛亮)

40. 宝刀不老(黄忠)

41. 才高八斗(曹植)

42. 一身是胆(赵云)

43. 封金挂印(关羽)

44. 单刀赴会(关羽)

45. 望梅止渴(曹操)

46. 心腹之患

47. 熟能生巧

48. 一言九鼎

49. 一心一意

50. 一马当先

51. 一目十行

52. 一落千丈

53. 一举两得

54. 一如既往

55. 独一无二

56. 三心二意

57. 三言两语

58. 二三其德

59. 一分为二

60. 一清二白

61. 二三其德

62. 三顾茅庐

63. 三生有幸

64. 三长两短

65. 三从四德

66. 三言两语

67. 三令五申

68. 三长两短

69. 四面楚歌

70. 四平八稳

71. 四面八方

72. 四分五裂

73. 四通八达

74. 四海为家

75. 低三下四

76. 五谷丰登

77. 五脏六腑

78. 五湖四海

79. 五彩缤纷

80. 五花八门

81. 五光十色

82. 五体投地

83. 六亲不认

84. 六神无主

85. 五颜六色

86. 六亲无靠

87. 六尺之孤

88. 三头六臂

89. 三姑六婆

90. 七窍生烟

91. 七嘴八舌

92. 七上八下

93. 七手八脚

94. 七情六欲

95. 七拼八凑

96. 七零八落

97. 八面威风

98. 八面玲珑

99. 横七竖八

100. 八方呼应

101. 八斗之才

102. 半斤八两

103. 耳听八方

104. 九牛一毛

105. 九死一生

106. 一言九鼎

107. 九霄云外

108. 九牛二虎

109. 三教九流

110. 三六九等

111. 十全十美

112. 十拿九稳

113. 五光十色

114. 十恶不赦

115. 十万火急

116. 一当十

117. 十室九空

118. 百发百中

119. 百战百胜

120. 百步穿杨

121. 破绽百出

122. 百折不挠

123. 百里挑一

124. 百无禁忌

125. 千载难逢

126. 千里迢迢

127. 千篇一律

128. 千钧一发

129. 千方百计

130. 千变万化

131. 千锤百炼

132. 万水千山

133. 千变万化

134. 万无一失

135. 万众一心

136. 千门万户

137. 气象万千

138. 万紫千红

以上就是历史故事的成语大全的全部内容,以下是一些来自历史故事的成语:十面埋伏:设伏兵于十面以围歼敌军,源于楚汉相争时期的垓下之战。单刀赴会:指蜀将关羽只带一口刀和少数随从赴东吴宴会,体现了关羽的英勇无畏。才高八斗:比喻人极有才华,源自南朝诗人谢灵运称赞曹植的话。初出茅庐:比喻初入社会或刚担任某项工作,缺乏经验,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