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团结的成语故事?与团结有关的成语 比较常见的有这些:同舟共济 春秋时期,吴国和越国经常互相打仗。两国的人民也都将对方视为仇人。有一次,两国的人恰巧共同坐一艘船渡河。船刚开的时候,他们在船上互相瞪着对方,一副要打架的样子。但是船开到河中央的时候,突然遇到了大风雨,眼见船就要翻了,为了保住性命,那么,关于团结的成语故事?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关于团结友善的成语故事:同舟共济 ,齐心协力,唇亡齿寒,众志成城,同仇敌忾
关于勤奋好学的成语故事:闻鸡起舞,萤囊映雪,悬梁刺股,韦编三绝,孜孜不倦 , 昼耕夜诵
与团结有关的成语
比较常见的有这些:
同舟共济
春秋时期,吴国和越国经常互相打仗。两国的人民也都将对方视为仇人。有一次,两国的人恰巧共同坐一艘船渡河。船刚开的时候,他们在船上互相瞪着对方,一副要打架的样子。但是船开到河中央的时候,突然遇到了大风雨,眼见船就要翻了,为了保住性命,他们顾不得彼此的仇恨,纷纷互相救助,并且合力稳定船身,才逃过这场天灾,而安全到达河的对岸。
齐心协力
西汉末年,王莽代汉称帝,改国号新,他残暴统治引起绿林、赤眉等大型农民起义。刘秀兄弟乘机加入绿林军,他们联合下江军王常、成丹、张昂。两军合并齐心同力、锐气益壮,没几天就歼灭了王莽的精锐部队甄阜和梁丘赐。
故事:三个和尚的故事。还有几兄弟拗一根筷子和一把筷子的故事。
成语:唇亡齿寒。
谚语:兄弟倪于墙内而共御外辱。
歌曲:《团结就是力量》
(三)戮力同心
【释义】戮力:合力;同心:齐心,齐心合力。形容团结一致。
【出处】《左传·成公十三年》:”昔逮我献公及穆公相好;戮力同心;申之以盟誓;重之以婚姻。”
【典故】夏朝最后一位君主桀是一位暴君。他荒淫无道,凶狠残暴,使得民不聊生,百姓怨声载道。商是一个诸侯小国,位于夏朝的东面。商的国君汤是一位贤明的君主,他联络各地诸侯,积极积蓄力量,并遍访贤士准备推翻夏桀的统治。在伊尹的辅佐下,商的国力日益强盛,于是商汤决定兴师伐夏。在大军出发之前,商汤在军中发布誓师文告写道:”夏朝君主桀罪恶滔天,老天也决意要消灭他。上天让贤士伊尹来辅佐我,要我同他戮力同心治理天下。你们要奋勇战斗,帮我完成上天交予的任务。”两军交战后,商军英勇善战,而夏军却士气全无,终于被打得溃不成军,四下逃散。由于商汤和伊尹君臣同心合力,终于推翻了夏桀的残暴统治。
这是一个非常生动的寓言故事。它告诉我们,在面临共同敌人的时刻,弱小者之间必须团结一致,摒弃内部矛盾,共同应对挑战。这样的道理不仅适用于战场上的对抗,同样适用于日常生活中处理内部事务。在集体中,局部利益应当服务于整体利益,眼前的短期利益应当让位于长远的发展规划,小范围的规则应当服从于更大的原则。如果在这些方面出现分歧和争执,内部矛盾不断升级,最终只会导致两败俱伤,而让外来的第三方渔翁得利。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已经成为一个广为人知的成语,用来形容在双方相持不下的情况下,第三方得以渔翁得利。这个故事提醒我们,在处理任何冲突和矛盾时,应该优先考虑整体利益,避免不必要的内耗,从而确保共同的目标能够顺利实现。
鹬蚌相争的故事不仅揭示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还强调了大局观和长远规划的价值。它告诫人们,只有通过合作和共同努力,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实现共同的目标。同时,它也提醒我们,在面对利益冲突时,应该从大局出发,避免陷入无谓的争执和内耗,从而为真正的胜利奠定基础。
因此,在现代社会中,无论是企业竞争、团队合作还是国际关系,都应当铭记鹬蚌相争的道理。通过加强沟通、寻求共识、共同应对挑战,才能有效地克服困难,实现共赢。
以上就是关于团结的成语故事的全部内容,(三)戮力同心 【释义】戮力:合力;同心:齐心,齐心合力。形容团结一致。【出处】《左传·成公十三年》:”昔逮我献公及穆公相好;戮力同心;申之以盟誓;重之以婚姻。”【典故】夏朝最后一位君主桀是一位暴君。他荒淫无道,凶狠残暴,使得民不聊生,百姓怨声载道。商是一个诸侯小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